•  周一 - 周六 8.00 - 18.00
  •  苏州国际科技园(www.sispark.com.cn)
  •  0512-62651942
苏州市风云软件职业培训学校
风云动态
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>风云动态>> 行业动态

李强给开发区“敲黑板”! 江苏13市“一把手”罕见集结苏州

发表时间:2017-07-21 16:23:05  浏览次数:227



震 欧 / 圆桌观察员




非同寻常。


这两天的苏州,正经历着罕见的持续高温;这两天的央视,正热播着一部大型专题片《将改革进行到底》。兴许在官方的语境里,这些天,能与高温相飚的另一个热词,非“改革”二字莫属。


也正是在这高温的背景和改革的语境下,昨天,就在苏州工业园区,同样开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大会——江苏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大会!



 两个“非常” 



      这“非同寻常”,何以见得?


      一是规格。


      据江苏卫视报道,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大会,专题研究部署开发区工作,新世纪以来这是第一次。同时,出席这次会议的官员阵容非同一般。包括省委书记李强、代省长吴政隆在内,省委班子一大半的常委都前来参会,尤其全省13个设区市及所辖县(市、区)的“一把手”悉数到场,实属罕见。


      二是地点。


      此次还令外界颇为意外的是,如此高规格、重量级的全省会议,并未按照常规安排在南京召开,而是特地选址苏州的工业园区,实地参观考察,就地集结开会。


如此用心良苦的安排,有何深意?


      一方面,开发区对于江苏发展的大局实在至为关键。


      2016年,全省开发区创造了江苏1/2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,完成全省4/5的进出口总额,吸纳4/5的实际使用外资。开发区内从业人员超过1200万。


      具体到苏州,2016年,全市开发区以7.5%的土地创造了苏州70%的GDP、66%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87%的进出口总额。

 

      有如此庞大的规模与能量,开发区堪称是江苏经济的重要“底盘”,没法不被重视。



      另一方面,苏州的开发区,尤其苏州工业园区的引领角色十分抢眼。


      作为全国首个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,苏州工业园区相继开展了48项改革试点,形成一批可复制的成果和经验。


      据不完全统计,在国家层面,园区已复制推广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、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试点等7项改革经验;中新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、全国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等多项经验在市级层面得到复制推广。


      这其间,园区施出了一个深具魄力的改革大招,将114项审批事项转至行政审批局,原来涉及近30个处室、90多名审批人员、16枚印章,现如今一下精简为3个处室、30多名人员、1枚印章。这一“大部门制”政府治理架构如今已在江苏全省推广。


      最近,园区还拼来了另外一张争了好久的头衔。在日前公布的2016年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中,苏州工业园区在219个国家级经开区排名中首次跃居第一。


      这样一个现成创新开放的开发区典范,近在眼前,园区自然成了此次大会为与会代表提供的一个理想样本。



 烙印和信号 


      自1984年国务院批准在江苏省设立南通、连云港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以来,江苏的开发区如今已形成一个庞大的“矩阵”。目前拥有131 家省级以上开发区,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6家,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7 家,开发区内还设有海关特殊监管区20 家,数量均居全国第一。


      但不容否认,在这一波华丽的发展进程中,也积累了不少问题。包括江苏,全国范围内的各类开发区,大多定位为综合性园区,主导产业不明显,产业同质化现象非常普遍,个中又以低端制造业占比较大。


特别是,在扩大面积、城市化进程中导入的城市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,促使开发区管理机构的工作偏离了原有主导“产业”的中心。


      尤其随着全球经济发生深刻变化以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,开发区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。正如李强在开发区大会上指出的,开发区的路子到底怎么走,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。





      “开发区不能再走投资和要素驱动的老路,而要向改革要红利,以创新求突破!”对着江苏全省主抓开发区建设的各级官员,李强明确指出,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全省开发区发展的主攻方向,就是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,推动开发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。


而究竟如何实现这一转型,李强也给出了一个清晰的路线图——“一特三提升”。


      “一特”,就是着力打造特色创新集群,把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作为基础,把加快集聚特色创新资源作为关键,把引才工作摆到重中之重位置。


      “三提升”,一是着力提升土地产出率,树立“以亩产论英雄”的导向,按投入强度和单位产出水平,对“低产田”和“高产田”进行差别化的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;


      二是着力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,推动前端的清洁生产、后端的废弃物资源化,促进上下游企业链接,努力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利用;


      三是着力提升智能制造普及率,积极创建智能工厂,有条件的园区要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积极探索、先行一步。


      这其中,一些鲜明的改革风向尤其值得关注。譬如“以亩产论英雄”的导向,这无疑是对以往开发区习惯的“铺摊子”、贪大粗狂式发展的一种反思与纠偏。


      圆桌观察员留意到,早在今年2月的江苏省两会期间,李强与政协委员座谈时就提到,“江苏不缺开发区,但是都太大,普遍都有上百平方公里,不知道要建多少年才能建完。布局分散、力量单薄、配套跟不上。应该突出核心区、做出集聚。浦东新区、滨海新区发展多年,至今核心区都不大,却具有强劲的发展动力。今年全省的开发区都要找出核心区,短时间内全力以赴先把核心区建好。”


      而在这方面,早已提前感受到土地供应“瓶颈”的苏州,已经开始先行探路。严格落实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措施,实行供地量和投资额、产出率、建筑密度、容积率等指标挂钩,开发区投资强度保持较高水平。其中,苏州工业园区新上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每亩超过400万美元,明显高于全省、全国平均水平。


      同样,在昆山,在寸土寸金的用地情况下,“亩均论英雄”也已成为工业用地投资的重要标准。早在2013年,只有2.86平方公里昆山综合保税区,实现工业产值1757亿元,亩均工业产值超过4000万元。





      开发区,天生就是改革的产物,也必然是改革的“破冰者”,创新的“先行者”。


      回望历史,苏州未必每一次都能天然地站在风口上,就像1984年的苏州,就没能入围首批开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2个城市榜单,抑或至今还未拿到自贸区的”牌照“。但苏州的硬气,恰恰在于即便在没有政策的便利和风口的助推,照样能够敢闯敢试,敢为人先。


于是在后来年份里,我们看到苏州先后诞生了全国第一家县级自费建设开发区——昆山经济开发区;看到了全国第一家内河港型保税区——张家港保税区;看到了全国唯一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地区——苏州工业园区!


      这是真正的改革者应有的魄力和气派!只要怀抱这份初心和初志,相信在未来的年份里,苏州,这方水土和这方人,依然不负历史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学IT 首选苏州风云教育


      风云教育-苏州园区国企,专注java软件开发培训、软件测试培训、VR/AR人才培训、企业人才定制培养的高端IT教育软件培训机构选择风云教育,不止高薪更是高起点!


电话咨询:0512-69172205

微信咨询:wxm1519541769

QQ咨询:2375604912

网     址:www.fy1010..com